
王立新
王立新生于湖南醴陵沩山陶瓷艺术世家,是醴陵沩山窑“王大德生”瓷号第四代传人。从事釉下五彩工艺美术创作40余年,其作品被国务院中央党校、中央纪委、国家审计总署、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等海内外博物馆收藏。1979年,王立新考入湖南省瓷业总公司“艺徒班”学艺,1983年从湖南省陶瓷技工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省醴陵市永胜瓷厂研究所,2007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师从黄永玉、娄师白、李铎、李立、邓文科先生,出版发表多种陶瓷学术论文著作。


王立新最新创作作品 《怒虎》
王立新长期从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研究与文化传播,尤其对醴陵釉下五彩瓷“主席用瓷”品牌的创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的工作室中,记者看到他珍藏的毛主席用瓷真品等价值非凡的艺术作品。

王立新大师最具代表的作品还属“虎”,他以画虎蜚声画坛,他的虎瓶多次被选为“国礼”,深受国家政要领导人和广大收藏家的喜爱,被收藏界美誉为“王老虎”。“虎王”二字更是被艺术大师黄永玉亲笔题写相赠。
一般画师都不敢在陶瓷上画老虎,王立新大师却敢在这个高难度的艺术绘画创作领域里挑战,尝试釉下金虎的创作,和釉下彩五彩颜色的研制。王立新大师画虎始于十年前,他告诉记者,虎,山林之王,猛虎长啸威振四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然而,在釉下五彩瓷的历史上因材料问题无法突破,虎极少出现在釉下五彩瓷瓶上,“釉下是高温瓷,烧制出来金色和黑色很难融合在一起,颜色要不就堆厚了不发光,要不就浅了,老虎成了黑老虎。”王立新说。针对釉下金色颜料,经过近两年时间的不懈努力与深入钻研,王立新终于独创出能抗住高温的釉下五彩金色颜料,在瓷瓶上,他所绘制的老虎雄姿彰显的淋漓尽致,釉下五彩金色与老虎毛发融合的栩栩如生,虎色光亮,灵动传神,老虎的双眼炯炯有神,在山石树木的衬托下,平步山巅,震慑四方,尽显王者之风。

作品《怒吼》 为七七事变80周年祭而作
王立新也深谙篆刻之道,他所创作的老虎,胡须均是用刀刻的。他告诉记者,如果没有篆刻的工夫根本不敢刻,刻深了瓷坯烧成后就会缩釉开裂,不美观,影响了陶瓷艺术作品的质量。这个度要把握好犯错难,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

王立新工作室
在王立新的工作室中,陈列着许许多多虎瓶,它们或坐或立,或卧或长啸,姿态万千。他在陶瓷上综合运用釉下五彩的多种彩绘工艺,细笔重彩画出了老虎的雄健之美,生动传神,风格独特,表达出一种正气与力量。
王立新每年都会抽出一段时间写生,他告诉记者,画虎如无神则如猫,照本宣科、临摹不可取,要画出老虎的精髓之处,虎的神韵与气势,非得写生不可。“现在画画的人很懒,有些人连老虎有几颗牙齿都不清楚,别人只画了5个牙齿,他就画只5颗牙齿,连老虎的虎牙是多少颗都不知道,这样怎么能画出老虎的神彩,老虎是极具灵性的猛兽,要画好老虎唯有对虎写生,才能画好。你只有真正去写生了,去深入的观察老虎的动态了才会知道,哦,原来老虎的眼珠是圆的,牙齿是这么长的,胡须是这样的,原来公虎、母虎、华南虎、东北虎等姿态和形象都不一样。”王立新说,“画虎要勾线、染色、反复的丝毛,眼珠用的釉下五彩里面最好的青松绿,里面有黄色、绿色,很多细微的色彩变化,加上瓷质透明、温润,老虎的眼睛显得水晶晶的,无比传神。”记者从作品中能清晰的看出来,一头猛虎犹如冲出平面,将雄姿彰显的淋漓尽致。

王立新正在进行艺术创作

王立新正在进行艺术创作
王立新从开始到未来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艺术道路,无论是画虎还是画山水等作品,王立新都很重视艺术的品位与格调。他并不追求作品的数量,他求精求创新求突破,在陶瓷艺术这条路上始终坚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品格,用自己的作品传承着陶瓷文化。
个人简介:
王立新现为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家书画院院士、中国艺术大师、百年中国•国宝级大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窑釉下五彩制瓷技艺传承人、湖南省陶瓷工艺大师、湖南省杰出陶瓷艺术家、中国陶协会员、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株洲市毛瓷学会会长、醴陵新窑瓷艺馆馆长、“王大德生”瓷号第四代传人。
作品欣赏:





